低空经济“聚”智杭州 技术与模式碰撞新火花

7月24日,由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主办的第3届“AI + 低空经济研讨会”在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以“低空产业‘新’模式,技术革命‘新’融合”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政府、产业界、学术界和科研机构的众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低空经济的前沿技术与未来发展。
活动伊始,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晓亮在致辞中强调,低空经济的发展需要“政产学研用”的深度协同。研究院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携手各方共同推动低空经济的创新发展。
在主题演讲环节,舟山市低空经济特邀专家严赫分享了舟山市海岛低空经济的创新实践案例,展示了舟山在智能网联体系和管理服务平台设计方面的初步成果。神州泰岳集团的魏旭恒探讨了产教融合在低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了高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浙江大学教授王锐介绍了数字孪生技术在低空领域的应用前景,展示了其在精准预测和优化决策方面的优势。
杭州高新区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端豪从区块链赋能低空数据安全的角度,提出了可信数据空间解决方案。浙江省人社厅无人机技能等级评价专家组组长金洁分享了eVTOL飞行汽车的数实一体化智驾仪开发平台。西湖大学的袁鑫探讨了机载高光谱相机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展示了其在林业、高压线巡检等领域的技术优势。
中国(杭州)智慧城市研究院执行院长邵莹从复合型城市场景层面分析了低空经济的发展机遇,强调了杭州在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中的优势。浙江大学研究员王洋围绕低空智能网联基础设施的技术和产品展开讨论,提出了从软件平台到起降设施的全矩阵建设方案。
本次研讨会通过分享前沿技术和实践案例,为低空经济的“新模式”与“新融合”绘制了清晰路径。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将继续发挥平台枢纽作用,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共振,助力低空经济从蓝图走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