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土地要素有保障 低空经济飞更高
低空经济网 · 动态

潮新闻 记者 吉文磊

四川甘孜州泸沽湖机场上空,一架“云龙一号”大型固定翼无人机正以海拔4340米的高度巡航,执行林草防火监测任务。40余次飞行、110小时无事故的纪录,见证浙江制造的无人机在森林草原航空护林领域的成熟应用。近日,“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来到绍兴市越城区的低空经济配套产业园,在这里感受低空经济的澎湃活力。

“云龙一号”由浙江纵横云飞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其搭载的高性能光电吊舱和卫星通信设备,可精准定位火源。“西南地区海拔高,气象情况复杂多变,但我们的产品依然完成了两个多月的安全飞行,获得不少客户的认可。”厂房里,公司副总经理陈宜军自豪地介绍着他们这款明星产品。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虽“飞”在天空,但产业始终落在地上。近年来,绍兴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为低空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落地提供关键的要素保障。

走进低空经济配套产业园,现代化的白色厂房随处可见,很难让人联想到这里曾是高耗能、高排放的旗滨玻璃厂地块。“这个地块原来年能耗10万吨标准煤,单位增加值能耗最高达每万元6吨标准煤,是全区出了名的‘能耗大户’。”越城区经信局投资科科长丁裕珏告诉记者。

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388.5亩的低效用地必须“二次开发”。2024年,越城采取提高容积率、淘汰落后产能、引入新兴产业等措施,实现了园区“腾笼换鸟”的华丽转身。如今,这片土地容积率从0.6提升至1.83,单位增加值能耗降至每万元0.05吨标准煤,降幅超过95%。园区内,除了纵横云飞,还聚集了大鹏纵横、铱储能源等头部企业,形成了从研发到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地块预计实现年产值超5亿元。

“腾笼换鸟”之外, 绍兴还通过“存量挖掘”提升土地利用效益。2023年9月,绍兴市被自然资源部列为低效用地再开发全国首批试点城市之一。以此为契机,越城区创新节约集约用地举措,明确重点片区再开发清单,为低空经济谋划“起飞”方案。

跨过一条马路,记者一行来到绍兴低空经济综合服务中心。不远处,一块飞行器起降场地颇引人瞩目。工作大厅里,产业审定准入、执照办理、低空产业人才等服务窗口一字排开,只为“进一扇门办一类事”。

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越城区分局党委委员、管理中心副主任方霖用“杂乱”一词,形容这片土地曾经的面貌:“建设用地和耕地穿插交错,无法连片发展;不少危旧建筑散落其中,河岸边坡设施老化严重”。为有效破解空间错位、资源错配导致的发展困境,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越城区对项目区内部分宅基地实施整体搬迁、拆旧复垦及耕地集中连片建设,同时通过空间挪腾再把碎片化的工业用地拼成一块连片的“净地”,打造高能级科创引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如今,这里已然焕然一新,其中占地约2500平方米的土地已成为省内最完备的低空经济公共服务平台所在地。

完善的配套设施加上高效的服务水平,如今,绍兴在布局低空产业方面成效显著,目前已招引了大疆、九洲、纵横、中航特飞等一批标志性项目,累计引育低空经济产业项目18个,计划总投资达266亿元。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我省相关政策文件的落地,绍兴将继续优化用地审批和规划许可流程,加强对低空经济产业项目用地计划的保障,真正做到“要素跟着项目走”。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