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携手共拓低空经济新蓝海
低空经济网 · 动态

这是9月17日拍摄的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当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新华社南宁9月23日电(记者郭轶凡)走进中国—东盟博览会数字经济展厅,一架臂展5.2米长、悬挂在墙壁上的大型无人机吸引了许多目光。这是中国的一家无人机企业星际航空带来的展品。

该公司副总经理何杰告诉记者,不同于常见的小型无人机,油电混动的大载重无人机是公司主要产品,主要用在农业植保、应急救援、物流载重等领域。

“我们已经出口到许多国家,这类无人机在印尼、泰国等也很受欢迎,希望借东博会进一步打开东盟市场。”何杰说。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日前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60个国家的3200余家中外企业参展,展览总规模近16万平方米。此次东博会签约的45个10亿元(含)以上项目中,涵盖新能源和低空经济等细分行业。

“第一次参加东博会”“很多客商洽谈咨询”“前景广阔”……记者对话多家前来参展的企业了解到,东盟已经成为中国无人机企业热切关注的潜力巨大的出口市场。

近年来,中国无人机产业迅速发展,与东盟国家在农业、旅游、测绘、救灾等领域应用场景的旺盛需求相互碰撞,迸发出无限合作机遇。本届东博会上,基于无人驾驶航空产业链衍生的低空经济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表示,中方与东盟的合作不仅涵盖经济,还涉及社会文化、安全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AI的作用不可或缺。如今自然灾害频率更高、破坏力更强,利用AI开展监测、预警,能够挽救生命、降低损失。这是双方未来重要的合作方向。

在本届东博会首设的1万平方米的人工智能展厅内,同样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无人机。广西北投低空经济投资有限公司的展位,吨级混动货运无人机“天目山三号”吸引观众频频打卡,该公司无人机技术顾问郑铁新说,这款无人机最大载重650公斤,最大航程1800公里,能广泛应用于快递物流、应急救援等领域。

“东盟国家岛屿、山区、丛林众多,对这类无人机的需求很大,这两天我们接待了几批印尼、文莱、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客商,他们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郑铁新说。

而北海市邦盛北斗时空科技有限公司则带着无人机反制设备来到了展会现场,“它能捕捉到半径500米范围内的所有无人机,能够在大型会议、演唱会等现场保障空域安全。”该公司总经理叶师瞳告诉记者,这几天不少东盟客商来到展位,他对东盟市场“非常有信心”。

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东博会期间,以“低空协同·生态共建——打造中国—东盟低空应急共同体”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广西)—东盟应急无人机应用与发展交流会举办。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表示,当前中国应急无人机应用的快速发展,也为安全应急区域协作注入了新活力。其中,航空应急救援在应对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时,凭借其响应速度快、救援范围广、机动性强等独特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