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以来,陕西低空经济进入快车道:西安、榆林、汉中三大产业集聚区成型,全省无人机企业超600家;2024年农用无人机植保3175万亩次,相当于把全省耕地“喷”了一遍半;秦汉通航18架直升机常态化备勤,航空医疗转运实现“医院自主定价”;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揭牌半年,已吸引106家上下游企业,从电池、电机到遥感算法“一条龙”。飞机多了,空域“塞车”怎么办?飞手多了,“黑飞”闯入怎么办?
数据多了,隐私泄露怎么办?“过去我们担心‘能不能飞’,现在必须回答‘安不安全’。”省发展改革委低空处负责人在博览会上坦言,网络安全已成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二张适航证”。
1. 西安航天基地:给无人机装上“量子锁”“嘀——”扫描二维码,无人机起飞。与中国电信联合搭建的“量子密话”模块自动激活,飞行轨迹、载荷数据实时加密回传,即便被截获也无法破解。目前,该系统已用于秦岭勘灾、黄河巡检等场景,累计加密飞行2100架次。2. 西咸新区:让“黑飞”秒变“无头苍蝇”博览会上,一款黑色“反制枪”吸睛无数——指向空中3秒,1公里外违规无人机自动悬停、返航或迫降。张弛副总经理介绍,这套系统通过无线电频谱+北斗授时双重定位,可24小时无人值守,已在机场、监狱、学校布设42套,成功拦截“黑飞”137起。3. 汉中航空小镇:把“应急指挥”搬上直升机“过去森林灭火靠两条腿跑,现在直升机5分钟到场。”秦汉通航展示了一款“空中指挥舱”:卫星宽带、视频会商、空中WiFi一应俱全,可在200公里/小时飞行中实现4K直播。今年清明,汉中佛坪突发山火,直升机空中盘旋,实时画面直传省应急厅,为调集2000名扑火队员赢得黄金2小时。快递“从天而降”7月18日,西安高新区白领王雨收到一份特殊外卖:无人机从西咸新区起飞,18分钟后降落写字楼屋顶,奶茶还是冰的。目前,顺丰、京东在陕日均可飞800单,紧急药品、生日蛋糕“闪送”成为现实。农田“无人”看护在渭南大荔,冬枣种植户老薛的手机App里,一架无人机正沿着地块“Z”字飞行,高清摄像头把叶片纹理放大到毛孔级别——病虫害早期识别率提升70%,农药使用量减少30%,每亩节本增收600元。急救“打飞的”9月2日,榆林市一名心梗患者从镇医院到西京医院,地面车程4小时,直升机仅68分钟。航空医疗转运纳入医院自主定价后,费用下降四成,更多普通人用得起。反诈“空中广播”汉中公安把反诈标语装进无人机扬声器,晚高峰在桥头广场循环播放;“阿姨,刷单就是诈骗,退退退!”接地气的土味喊话,让反诈知识“声”入人心。旅游“上帝视角”“坐直升机看壶口瀑布,比抖音滤镜还震撼!”刚刚过去的暑期,陕西低空旅游项目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平均复购率28%,带火周边民宿、农家乐300余家。法规“跟不上”省公安厅网安总队坦言,目前对“无人机偷拍”“飞丢砸人”等情形,多按《治安管理处罚法》兜底,震慑力有限。今年省人大已将《陕西省低空安全管理条例》列入立法预备项目,有望明年提交初审。数据“裸奔”大量无人机采集的影像、三维坐标、人脸车牌照,存储在厂商云端,一旦泄露就是“精准裸奔”。省网信办正在制定《民用无人机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要求关键数据“本地化+加密”双保险。人才“缺口大”官方测算,陕西低空经济直接从业人员约3.7万,但既懂航空又懂网络安全的复合型人才不足2000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已增设“低空安全”微专业,预计3年内培养5000名毕业生。“网络安全周只有7天,但低空经济每天都在飞。”专家建言,陕西应抓住三个方向:打造“低空安全大脑”依托秦创原总窗口,建设省级低空飞行数据中心,接入民航、公安、应急、气象等18个部门,实现“一张图”管人、管机、管空域。推广“安全即服务”鼓励企业把量子加密、AI反制、数据托管做成“模块化”产品,中小企业按需订阅,降低安全成本。建立“保险+合规”双轨制借鉴车险模式,把无人机第三者责任险、数据泄露险与年检挂钩,让“先保险后起飞”成为行业铁律。当无人机掠过汉江、直升机穿越秦岭,安全不再只是地面的事,也是头顶的事。网络安全宣传周把“低空经济”请进聚光灯,提醒我们:没有网络安全的翅膀,再美的飞行也可能折翼;
有了网络安全的护航,普通人才能放心仰望星空、伸手触碰蓝天。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