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空经济是指以低空空域为核心依托,以各种有人或无人驾驶航空器等为主要装备,涵盖无人机制造、运营服务、低空物流、航空旅游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经济具有技术要求高、产业带动强、服务领域广、空地衔接紧等特征,是培育新动能新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已成为全球竞逐的新赛道。发展低空经济涉及面广、关联性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多措并举、协同发力。
构建多层次政策支持体系。发展低空经济,需要政府部门做好科学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对存在空白的政策领域,要抓紧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发挥政策指导规范作用;对现有政策,要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在兼顾发展与安全的基础上,统一关键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避免“各自为政”、重复浪费。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工具,为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低空经济企业提供有力支持。要强化统筹协调,加强各部门协作,从国家层面规划建设低空飞行运营的“全国一张网”,避免多头管理或管理缺位。
夯实技术、人才支撑。低空经济对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没有电动垂直起降技术、芯片技术、避障技术等的突破和创新,低空经济是“飞”不起来的。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产学研合作,构建高效协同的创新联合体,针对产业共性技术,组织优势力量共同研发,实现成果共享。对于前沿性技术,要制定详细清单,采用指定、推荐、招标、“揭榜挂帅”等方式进行攻关,突破瓶颈制约。高校应主动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精准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引导鼓励校企加强合作,共同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强化资金要素保障。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离不开有力的金融支撑。要构建完善多元融资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低空经济企业从资本市场筹措资金;鼓励风投资本参与低空经济产业项目,与能力强、信誉好的低空经济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支持保险机构创新保险产品,覆盖低空经济全产业链,为低空经济发展织密保障网;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金融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银行以企业专利数量、运营数据、技术转化潜力等为核心授信依据,为企业提供信用贷款。
筑牢基础设施硬支撑。低空经济发展离不开空港设施、空管设施、能源补充维修设施、导航设施以及智能网联系统等的支持,这些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了低空经济发展的高度。要顺应低空经济发展要求,坚持适度超前原则,着眼全局、长远,科学论证和系统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构建基础设施网络。充分考虑城市用地空间紧张情况,创新利用楼顶、停车场空间资源,建设覆盖广泛、布局合理、智能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为低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转自:河北日报
多措并举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赵玉民 肖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