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8日,在衡水市桃城机场无人机基地,河北翰翮航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教员(左一)为学员介绍无人机操控要领。河北日报记者 焦磊摄
7月18日,衡水市桃城机场无人机基地里,来自石家庄、邯郸、邢台等地的100多名学员,聚精会神地学习无人机系统组成、飞行原理、航空法规及操作规范等理论课程。实操训练场上,一架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学员们按照指令专注练习。
这个夏天,桃城机场人气爆棚。航空科普研学活动常态化举行,当天,30多名青少年在这里体验低空飞行魅力。桃城机场还开通以“一河(滏阳河)、一湖(衡水湖)、一园(园博园)”为重要节点的3条空中旅游路线,吸引不少游客体验。一系列新场景、新业态不仅为低空经济注入新活力,也为消费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随着政策红利加速释放,低空经济正从战略蓝图加速落地为商用图景。以衡水为例,低空经济场景业已覆盖航空飞行营地、无人机基地、航空器材展示交易维修中心、航空器博物馆、航空运动休闲综合体等。如何进一步把产业做大做强?要抓住低空经济从“小众试点”到“大众消费”转变的机遇,整合优势资源,吸引资本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培育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低空经济产业链。
如今,消费者对低空经济场景体验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特别是在文旅方面,必须开发更多新颖有趣项目,比如跳伞运动、航空研学等,以场景创新拓展文旅消费空间,为美好生活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应用新场景日渐丰富,将为人们出行、消费等打开新的空间。
优质服务是吸引消费者、释放消费新空间和提升消费满意度的关键。要加强对低空经济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水平与安全意识。提升低空飞行器性能与安全性,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让低空消费更加亲民。利用科技手段,实现飞行全程实时监控与信息推送,让游客充分体验“放心玩、安心飞”的消费便利。
当前,多地正在积极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发展的黄金窗口期。各地要因地制宜选准赛道、找准结合点,合理布局低空产业,将重心放在低空经济消费新场景的培育与拓展上,以此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空中引擎”。(河北日报记者 邢云)
来源:纵览新闻